等离子体

新型核聚变突破!产生第一束等离子体!新“人造太阳”诞生了?

重磅!2025年1月,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和美国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合作的全新"人造太阳"装置SMART,已经产生第一束等离子体。这个成就不仅标志着人类在追求清洁无限能源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关键一步,更重要的是,它可能会彻底改变我们对核聚变反应堆的设计理念!

太阳 核聚变 等离子体 2025-02-05 15:23  19

中国“人造太阳”实现亿度千秒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

日英当日召开数字合作伙伴关系部长级会议,并发布联合声明,作为下一阶段的战略方向。声明内容包括:双方承诺在半导体、光子学、人工智能、下一代通信技术和网络弹性等领域开展合作;解决数据跨境传输障碍,实施可信数据自由流动(DFFT);交流完善国内数字监管和治理措施;共

等离子体 千秒 等离子体运行 2025-01-23 22:19  17

人类向着聚变能源开发迈出一大步

有中国“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20日在此间创造新世界纪录——首次完成1亿摄氏度1066秒“高质量等离子体运行”。这是中国科研团队向着聚变发电的未来迈出的一大步,也是人类向着清洁能源未来迈出的一大步。

等离子体 托卡马克核聚变 宋云涛 2025-01-20 23:50  15

SpaceX & 蓝色起源,试飞难免失败

2025年1月16日,蓝色起源(Blue Origin)的“新格伦”号(New Glenn)运载火箭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首次发射。在发射过程中,可重复使用的一级火箭回收失败,好在搭载“蓝环探路者”试验卫星的二级火箭顺利进入轨道。

spacex 等离子体 蓝色起源 2025-01-20 16:00  15

最新消息!1月14日21点前,中国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 全球领先!

2025 年 1 月 7 日首次对接因技术问题推迟;9 日的第二次尝试,航天器在转移中过度漂移,对接失败;12 日第三次对接,在接近成功之际撤离。这引发外界对印度航天技术的质疑。然而,印度航天人未被挫折打败,他们将分析数据并开展更多地面实验以优化技术。印度在航

等离子体 直线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装置 2025-01-15 04:30  19

最新消息!1月15 日11 点前,中国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 全球领先!

合肥新设备启用,全球最强等离子体器材,助力研究“人造太阳”材料,这将帮助科学家测试未来聚变堆的材料。合肥的聚变堆研究中心启用了一个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该装置在全球同类设备中参数最高。它能产生高密度等离子体,为研究聚变堆材料提供重要数据,推动“人造太阳”技术向

等离子体 直线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装置 2025-01-15 10:50  19

科技突破:赤霄光剑出鞘,开创人造太阳超导直线等离子体新征程

前言: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日新月异,而其中的人造太阳技术被称为未来的颠覆性技术,甚至有人预言谁掌握了此项技术,就会成为蓝星的主宰。2025年1月14日,安徽合肥传来好消息—聚变堆设施项目关键子系统“偏滤器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台”完成测试验收。这是目

等离子体 光剑 赤霄 2025-01-14 21:31  20

我国人造太阳技术取得突破,助力深空探索与等离子体研究

在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系列中,为了拯救地球,人类开启了“流浪地球”计划,而其中的“人造太阳”更是为地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让人类在漫长的宇宙流浪中得以生存。如今,这一科幻场景正在逐步走进现实,我国的“人造太阳”研究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进展,再次刷新世界对中国

太阳 核聚变 等离子体 2025-01-08 11:45  25

外星人,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在大众的想象中,外星人常常被描绘成类人形态:修长的四肢、硕大的头颅、深邃的眼睛,就如电影《E.T. 外星人》里那个萌态可掬的形象,或是《星际迷航》系列中形形色色与人类结构相仿但带着奇异妆容的外星种族。这种刻板印象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当墨西哥展出所谓 “外星人尸

等离子体 外星人 外星生命 2025-01-04 16:10  18